今年这个7月,天气格外炎热,而在这个夏天同样炽热的还有一句话——“数字创造引领明日前沿”。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在数字化的大潮中,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积极构建数字中国。今年7月1日至4日,第五届中国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建省福州市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政商界精英齐聚一堂,共谋数字经济发展大计。紧接着,7月8日至11日,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在北京召开,再次将数字经济的魅力推向高潮。
数据显示,从2017年至2023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从7.5万亿元增至45.5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之一。面对这样的发展态势,如何加快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工业制造业无疑是主战场。
以浙江为例,该省积极推动制造业数字化改革,打造未来工厂。近日,宁波市民陈先生通过手机pp个性化定制了一款最新纯电动汽车,这种购车方式的创新,正是浙江制造业数字化改革的生动体现。
然而,汽车制造行业的大规模生产流水线上如何同时实现大规模个性化需求的定制?这是一次革命性的挑战。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表示:“工业革命的标准就是大规模流水生产线,全部标准化的动作,整齐划一,很大的工厂。现在我要针对不同的需要,生产线一百个汽车都要不一样。”
在数字经济时代,这已经成为现实。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数字信息基础设施为载体,以数据为驱动的经济形态。将数字经济放入实体经济中思考,我们看到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产业数字化是数字经济发展的主引擎,制造业则是重中之重。2020年,我国产业数字化规模达7.8万亿元,占GDP比重7.5%。浙江极氪汽车未来工厂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该厂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业充分融合,形成了示范效应,有效引领各类企业进行产业数字化转型。
在未来工厂里,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成为标配。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实现了生产线的自动化、智能化,还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了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除了高新技术支撑,政府部门也加大政策引导和财政金融支持力度。浙江省大力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率先提出未来工厂的概念,目前认定未来工厂家,打造省级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4家。
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同样取得了显著成效。位于杭州市临平区的一家生产厨房电器的企业,便是一家转型成功的典型。通过“机器换人”和智能制造,该厂实现了生产效率提高45%,生产成本降低10%,良品率从过去的98%提升至99%。
数字创造引领明日前沿,不仅体现在制造业领域,还渗透到各个行业。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工厂、数字工厂、智慧工厂将层出不穷,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在数字化的大潮中,我们坚信,只要紧紧抓住数字经济发展先机,加快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就一定能够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